石家庄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
病友老刘第一次走进检查室时,脸上有些忐忑:“医生,这块淡淡的白印到底是不是白癜风?”我把诊室灯光调暗,打开wood灯,让紫外光轻轻扫过他的面颊。在紫色光束下,原来的“浅印”瞬间变成一片明亮的蓝白荧光,与旁边正常皮肤的暗淡色调形成鲜明对照。我告诉他:“这就是缺乏黑素颗粒后在紫外线里出现的特殊反光现象,也叫‘蓝白荧光’。”那一刻,老刘明白了自己并不是“疑心病”,而是确实需要科学管理。
wood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:长波紫外线被表皮黑素吸收,黑素多的地方光被“吞掉”,显得暗淡;黑素一旦消失,照进皮肤的紫外线反射回来,就亮起蓝白色的光。所以早期还没脱色完全的淡白斑,用肉眼可能和手机微距拍出来差不多,一进暗室就原形毕露。有经验的大夫光靠颜色差异就能区分“普通皮肤干癣色素减退”“花斑癣残留白斑”和真正的白癜风。对于边界模糊、处在进展期的病灶,灯下还能看到“荧光圈”比肉眼范围稍大一圈,提示边缘还有潜在脱色区,这也是提醒我们及早干预的线索。
不一定。有些花斑癣在wood灯下也会呈现淡黄绿或砖红色荧光,真菌代谢的卟啉就是“染色剂”;脂溢性皮炎脱屑区反射略强,但与白癜风相比多是散在点状。靠谱的办法是:先看荧光颜色与边界,再结合皮肤镜查看毛囊口是否残存色素岛,加上患者病史询问。用“组合拳”就能将误诊降到很低。
在我门诊,还会让初诊患者记录“一周前白斑照相+灯下荧光对照”。同一部位不同光照、不同时间点拍照,能直观展示病情走势:荧光范围扩大,同期目测也加深,往往提示进展;荧光强度减弱,边缘闭拢,则倾向稳定。这样的“家庭小档案”不仅帮助我们复诊对比,也减少患者在微信群里“猜来猜去”的焦虑。
可以网购迷你uv灯,但务必注意波段。医用的峰值在365纳米,如果买到的是美甲用的395纳米灯,曝光强度低、颜色偏紫,看到的只是“紫色滤镜”,对早期白斑帮助不大。即便手持正确波段,也建议在全黑环境操作,每次照皮肤不超过10秒,避免眼睛直视。关键一点:查到疑似白斑后别急着上网搜偏方,把照片发给线上医生,结合专业评估再进下一步。
除了检查,wood灯还能提示治疗反应。我们用308准分子光照射白斑四周做封闭,每次复诊前关灯再照一次,能看见新出现的点状色岛在灯下呈细小深色斑点,那是毛囊口“复活”的黑素细胞。老刘照了十几次后再测试,荧光圈明显缩小,还密布“黑芝麻点”,这在肉眼只是淡淡灰影,灯下却放大成喜悦的画面。
在日常生活中,患者可以借助这种“放大视角”提醒自己:日晒后白斑处荧光更耀眼,提示黑素防线仍空虚,遮阳必须加码;化妆遮盖霜在灯下呈一片平滑反射,能安慰自己“别人看不出”;但千万别把“灯下隐形”当成痊愈,黑素真正恢复得靠科学随访。
后送大家一句顺口溜:灯下见真情,荧光是警钟;稳住情绪,步步配合,黑素们才会慢慢回家。疑问还可随时点击在线咨询,让专业人员陪你一起把光追到底。
15632142458
关于我们
白癜风部位
白癜风人群
白癜风类别